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贵州大曲,作为一款历史悠久且具有独特魅力的酱香型白酒,承载着许多人的美好回忆。本文将深入探讨贵州大曲的历史渊源、与茅台的关系、口感特点以及存放价值,旨在为广大酒友提供一份全面而详尽的了解。
一、贵州大曲的历史渊源
贵州大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3年,当时它被称为红粮窖酒。1976年,这款酒正式更名为贵州大曲。在那个时期,茅台酒厂仅有茅台和贵州大曲两个品牌,与如今家族式的发展格局截然不同。在20世纪60至90年代,贵州大曲作为茅台酒厂员工的内部福利酒流传,因此被誉为“茅台人自己喝的酒”。
二、贵阳大曲与贵州大曲的区别
贵阳大曲是贵阳酒厂的贵阳窖酒,1976年研制成功,是一款浓香型的老酒,原料包括高粱、小麦等。而贵州大曲则是茅台酒厂的红梁窖酒,诞生于1963年,同样在1976年更名为贵州大曲。贵州大曲采用传统的酱香酿造工艺,是一款酱香型老酒,原料同样是高粱、小麦。值得一提的是,贵阳大曲也曾获得各类大奖,成为优质产品的代表。
三、贵州大曲80年代的口感特点
80年代的贵州大曲以其独特而浓郁的口感著称。这款酒醇厚且层次丰富,品尝时能感受到浓郁的酒香和甘甜的味道。经过长时间的陈酿,酒体呈现出深琥珀色,轻轻摇晃酒杯,即可感受到其粘稠感,这是长时间陈酿带来的效果。喝一口贵州大曲,最先感受到的是其丰富的层次感。酒的口感醇厚,仿佛在口中有一种绵绵的感觉。细细品味,可以感受到酒中的甘甜、微苦、酸涩等味道,这些味道相互交织,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口感。80年代的贵州大曲是一款非常有特色的酒,其口感丰富、层次感强,值得品尝。
四、贵州大曲70年代的存放价值
如果储存得当,贵州大曲的酒质会得到提升,口感更加醇厚。白酒的成分复杂,其中散发香味的物质是乙酸乙酯。新酒中乙酸乙酯的含量较少,而醛、酸物质较多,这些物质不仅没有香味,还会刺激喉咙,因此新酿的酒口感较差。随着存放时间的增长,酒中的醛类、酸类等物质逐渐氧化和挥发,并逐渐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乙酸乙酯,使酒质醇厚,产生酒香,因此越放越香。但酒的变化速度较慢,正宗的酱香型白酒从酿造到出厂需要五年时间。酱香酒越存越香,但对包装容器、储存环境和储存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。储存得当,放几十年都没问题。
五、贵州大曲与NFC的关系
关于贵州大曲是否有NFC,我无法确定。但可以明确的是,贵州大曲是一种白酒,产自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。如果您需要更多关于贵州大曲的信息,可以访问其官方网站。
六、贵州大曲的香型特点
贵州大曲原名红粮窖酒,诞生于1963年,1976年更名为贵州大曲。在60至90年代,贵州大曲一直作为茅台酒厂员工的内部福利酒流传。1999年,由于产能限制和保障茅台酒的生产,贵州大曲停产。2015年,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重启贵州大曲品牌,并作为茅台酱香酒的核心品牌推出。贵州大曲产于中国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——赤水河中游河谷,选用优质本地糯高粱为原料,严格遵守端午制曲、重阳下沙、二次投粮、九次蒸煮、八次发酵、七次取酒、长年窖藏的茅台镇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。贵州大曲酒质醇厚优雅、酱香回味悠长。作为一款在茅台酒厂发展历史上具有独特意义的酒,也成为很多人记忆里美好的味道。
七、贵州大曲的生产厂家
贵州大曲是茅台股份公司推出的一款大曲酒,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了茅台酒之外生产的唯一酒款。如今作为嫡系产品,贵州大曲却很容易被忽略。从贵州大曲价格表来看,目前其主打的是中档价位,与王子酒价格相近。品质上两者也差不多,只不过风味特点略有不同。
通过以上对贵州大曲的详细介绍,相信大家对这款酒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。贵州大曲作为一款具有独特魅力的酱香型白酒,无论是从历史渊源、口感特点还是存放价值,都值得广大酒友关注和品尝。